王力群談教育:「全國高中生人文經典閱讀會考」指定閱讀書單的感想
 
  今天我看到一份『2016年全國高中生人文經典閱讀會考』指的書單,上面有十本書,我看了一下,真是大開眼界、如痴如狂、哭笑不得、啼笑皆非、仰天長笑、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接下來我跟各位報告一下這份有趣的名單,如下:
 
  托馬斯.摩爾《烏托邦》、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佛洛伊德《夢的解析》、馬克思.韋白《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西蒙.波娃《第二性》、愛德華.薩依德《東方主義》、賈德.戴蒙《第三種猩猩》、米歇爾.傅柯《規則與懲罰:監獄的誕生》、以賽亞.伯林《自由論》,班那迪克.安德森《想像的共同體》。
 
  這份書單太誇張,『太難了』!──由於這份書單的難度太高,所以暴露出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連許多有名的學者都看不懂的這些人文書籍,這些人文學者為什麼反過頭來要求高中生能夠懂呢?……我的意思是:這份書單裡面的許多書,像是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我根本不相信一般的哲學教授能夠看得懂,如果他們認為他們自己看得懂,那就是有病。人文跟現代科學不一樣的地方在於:科學有一套比較嚴謹的標準,但是人文沒有。我所說的沒有是說我們學術界沒有定出一套標準來,並不是說老天爺沒有定出一套標準來。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現象,一群不懂的人在裝懂,這就是我們所謂的人文學者。
 
  我們教學生東西,先要教一個系統,而不是直接把招牌書丟給學生,叫他們自己去唸就好了。如果你不先教一個系統,直接叫大家去讀一些零零碎碎的書籍,就算那些書籍是經典,那麼經典A與經典B之間的關係是怎樣呢?難道你要叫學生自己去體會嗎?
 
  教理工科,沒有人把牛頓或者是愛因斯坦的著作直接拿來教,而是重新整理,一步一步來,也就是說:理工科確實是有在教一個系統,雖然那一系統缺乏哲學的部分,但畢竟還算是一套比較完整的計算系統。人文科則不然,東一本書、西一本書、東一篇文章,西一篇文章……把一門科目搞得支離破碎的,隨手亂丟,然後叫學生去拼圖,這就是我們人文科教師設計出來的人文教育。
 
  我一再講過:人文知識必須要教人文的歷史,哲學史也好,思想史也好,就算是範圍比較狹隘的文學史,只要有一個連貫的歷史發展流程、只要按照人類歷史按部就班地演變過來,這樣就很好了。學生懂了系統之後,懂了歷史之後,然後再叫他們去閱讀比較重量級的個別書籍。
 
  現代的人文教學則不然,直接把蘋果丟給大家,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或是莫名其妙,總之,吃了半天,大家知道蘋果是長在蘋果樹上面,但不知道樹是長什麼樣子。有一個老笑話:吃過豬肉,但是沒有看過豬走路;嚴格講起來,應該是:吃過豬肉,也知道豬肉是長什麼樣子,但是不曉得豬長什麼樣子;下次看到一隻很胖的肥猴,他就以為那就是豬,因為豬是胖胖的......您說這個笑話好不好笑呢?……哈哈哈,笑完了,剛才想哭的人現在可以開始哭了。
 
~王力群 2016.03.15 下午15:15 於台灣.新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ller103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