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群談教育:跨領域閱讀
 
  昨天同學問了我一個老問題,那就是:現代人讀書的數量以及領域都很狹窄,我們已經知道那是一種殘缺的病態了,那麼,我們要怎麼樣去培養廣泛閱讀的能力呢?
 
  這是個老問題了,兩年前就有人問過我,但是那時候我沒有具體的回答。
 
  不但一般人沒有辦法從事跨領域的思考,絕大多數的學者,也沒有辦法從事跨領域的思考,其實這個問題的癥結是在於:我們的世界缺乏一種主流的傳統,提倡對於知識全面的興趣而不分彼此、不分門派、不存成見,因為所有的知識原本都是一家,例如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本來都是叫哲學,是不分彼此的。
 
  現代學者的問題是:他們不知道所有的知識是同一個源頭──關於這個誤解,我已經反覆講過很多遍了。
 
  以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為例,他是按照編年史的方式去記載的,也就是每一年發生的哪些事哪些事,一條一條的寫下來──請注意:這樣的記載方式就會發生一種很特別的狀況,那就是:可能今天跟昨天各發生了一件事情,例如今天股市小漲,而昨天有地震,在編年史的記載上,這兩件事一前一後發生,寫在白紙黑字上,此時,習慣聽故事的我們就會產生疑惑,心裡想:地震跟股市漲跌又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這個問題很難,如果想不出來的話,很容易陷入一片迷網,原本是在讀《資治通鑑》這一本史學名著的,本來讀書是應該增加知識的,結果隨便翻到哪一頁,那一頁記載的事情卻好像彼此不相干,真的是叫人愈看愈迷糊,就算不打瞌睡,也賴得再翻下去了,因為都看不懂嘛。
 
  其實所有的書籍,全都是歷史留下來的紀錄,都可以去用歷史的眼光去看待。同學們反應書看不懂,如果我們先不講根本的原因,而只講最迫切的原因,那就是:在同學們的腦海中,每一門學問之間的壁壘分得太明顯了,以致於他們不知道這個與那個之間的關係,於是乎,在無法牽托聯想的狀況之下,思想的河流被截斷了,水流不出去、路走不下去,於是這些書當然就讀不下去了。例如:從某個角度來講,股市其實就是心理學的最高表現之一,但是你去問問現在的股市投資人,有多少人知道買股票竟然還跟人類的心理相關呢?
 
  再舉一個例子,例如繪畫,各位同學,您認為畫畫的人就只能是美術系畢業的嗎?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西洋的名畫,看看有多少是在畫歷史故事的,又有多少是跟宗教發生關係的……真的是太多了,假如今天你的小孩讀完了歷史系之後要去當畫家,那你會不會覺得很奇怪呢?──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知道,現在一般人的程度已經嚴重到被自己學習的那個科目所綁死,而無法再向外擴張了。這就是讀死書的下場,要怪首先就要怪填鴨式教育了。
 
  談到跨領域,中國古代的學者推崇兩個人,一個是司馬遷,一個是班固。各位去看看《史記》跟《漢書》就可以發現:在那時代,這兩部書可以說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奇門遁甲,無所不包,也可以從這兩部書所囊括的學科來看,我們可以輕易的感覺到,在漢朝那個時候,知識原則上是不分家的,所以那個時候的人的學問真的是做得很大,這個大,就是跨領域的、無拘無束的,如果有拘有束,那就是成見作祟了。
 
~王力群 2016.05.16 上午10:15 於台灣.新竹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王力群談教育:跨領域閱讀
    全站熱搜

    heller103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