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傳統思想的珍貴與遺憾】 2014.9.26
先秦時代留給我們四種最珍貴的思想:
一是孔孟的『自覺式的仁義道德之心』;
二是老莊的『人法自然』的養生哲理;
三是陰陽家鄒衍發揚的五行生剋與陰陽二元論的思想,後來促成了中國的自然哲學的發展;
四是墨家的兼愛精神。這是一種接近極致的濟世博愛的思想,極好。
但可惜的是:中國的思想缺陷也在此時種下根苗:
一是封閉式的懷舊思想形成僵硬的文化循環體系,緬懷過去的太平盛世,到後來形成今日的『太平小國』的思想(我是指台灣);
二是定於一尊的專制君主式的統治,以及過早成熟的『帝王學』(這要拜韓非之所賜);
三是極嚴厲的思想鉗制。從秦始皇焚書開此風氣之先,到漢武帝罷黜百家,再到隋朝科舉取士、明朝八股文的反獨立思想教育,再到清初三帝的文字獄,檯面上的中華文化幾乎窒息。
四是『反智』的愚民教育。這一項是殺傷力最大的。從誤解老莊哲學開始,歷代的『反智論』愈來愈強,當中雖然有印度唯識法相與因明邏輯學派半途介入試圖幫中國思想界注入活水,可惜當時國民思想已然定型,救援行動遂沒有成功。
一九四九年以後,中國大陸厲行反智教育,箝制全民思想,一直到公元二千年之後才開始鬆綁。台灣的反智教育從蔣氏政權開始,一九九零年前後開始鬆綁。
今後國力之消長,須先看國民反智鐐銬的鬆懈程度如何,而不是先看民主制度的實踐程度。
2014。9。26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