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王力群談中國歷史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王力群談歷史
 
  題目:王力群談中國暗黑史(十):中國歷史的重覆性,從仇日到仇中
 
(王力群的股市部落格網址:http://randywang319.blogspot.tw/
 
  明天就是七七抗戰七十九週年紀念日,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歷史的關鍵日,讓我們來想一想,七十九年前的今天跟現在我們在台灣的狀況有什麼一樣或是不一樣的地方。
 
  民國二十六年那個時候,日本已經發動過九一八事變了,東三省是在日本人的手上,侵華意圖非常明顯。在這個時候,日本大本營參謀本部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日本絕對不能等中國恢復元氣,必須趁他還沒有準備充分的時候,立刻攻擊,予以殲滅。──坦白講,這個決定非常狂妄,但是不能說完全錯誤的,其原因就在於:中國當時確實還沒準備好。
 
  為什麼還沒準備好呢?因為民國十七年北伐成功全國統一之後,到七七蘆溝橋事變還不滿十年,也就是說:在短短九年的時間,國家要做那麼多的事,從內政到國防到外交,真是亂得可以──但是再怎麼亂,從民國十七年到二十六年,我們自己號稱是「黃金十年」中國各省的經濟復甦確實是有了眉目,日本人不是瞎子,他們也看到了這點,所以才有了以上那個決定。
 
  那個時候的軍事顧問是德國人,希特勒派來的,這些德國的老將軍們建議中央政府從長江沿岸到首都南京一帶,要建立起一道原本沒有的防禦工事,很可惜的是,這些防禦工程還沒有完成,日本人就打到黃埔江了,日本人那一套完全符合孫子兵法的「兵貴神速」、「渡河未濟,擊其中流」,厲害。
 
  當時國內的輿論呢?絕大多數的議論團體都主張抗日,因為一個國家的民族主義需要外來的敵人才能支撐,而民族主義是最能夠喚起一般老百姓的高昂情緒的,所以九一八事變之後,學生團體嚷著要抗日,共產黨也嚷著要抗日,只是兩者目的不同。前者是出於熱血青年,後者是出於轉移目標。
 
  為什麼國民政府不敢跟日本人打呢?……各位讀者,如果換成您是蔣介石,你是那個時候國家的實質元首,你在計算過一遍中國當時的軍事能力之後,你認為大中國打得過小日本嗎?……我想這個答案,很多人心知肚明。
 
  小日本到底有多強呢?他用偷襲的方式把珍珠港扁了一頓,然後跟美國糾纏了好久,最後麥克阿瑟將軍決定採用隔島躍進的方式,一個島打完跳過一個島打,就好像下跳棋一樣,結果呢?有一步好萊塢電影叫做「紅色警戒」(The Thin Red Line),看過以後你就知道老美在太平洋列島被打得有多慘,慘到都不忍睹了。
 
  然後,老美實在打不下去了,就開始耍賴,就好像我們在電腦遊戲中,兩個角色決鬥要憑實力,不能夠耍花招,但這個時候老美就耍了一個「花招」,它用了一個大家從來都沒聽過的「魔法產品」,就是原子彈。這就好像甄子丹跟泰森在比武,泰森打不過甄子丹,就掏出手槍來,一槍開過去──各位看棺,您說這位使用高科技產品的人就算贏了,難道不會覺得羞恥嗎?
 
  回顧歷史:七十九年前的中國打不過日本,但是「有很多人」喊著要打,政府決定不硬打,因為不能打、打不贏、沒力打;結果是你不硬打,我就打你,打得你從南京逃到重慶;打得你在上海灘血流成河、打得你的南京城白骨成山。
 
  現在的台灣,軍事力量跟大陸比較起差得很遠,仗著台灣海峽這道天險以及中山科學院薪俸微薄的老科學家研究的土產飛彈,還有美國幕後支援的防空系統,勉強形成一個「台灣可以守住」的局勢,這是很難能可貴的,但是還不夠堅強,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小脆弱。
 
  現在的台灣,在「仇中」、「反中」的人們,跟七十九年前比起來,很多地方是一樣的,都是為了點燃盲目的民族主義的情緒,而這些情緒的升起,對某些想要出頭的人而言,確實是升官發財、掌權取利的捷徑。
 
  歷史就是這樣,過去一個模式,經過了七十多年以後,現在還是可以拿來用。順著這套模式,我們可以了解許多現在我們難以察覺的事情。現代人往往認為自己生活在一種全新的生活中,所以他們不會往後看、不會去回顧來時路。而我們研究歷史的態度,就是讓我們的精神回到過去,在過去與現在之間建立起一道橋樑,互相交流,比較。很遺憾的是:在中國歷史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壞的模式一再地重覆,而不是好事一再地重演。
 
~王力群,2016.7.6 下午13:40 於台灣.新竹
文章標籤

heller103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力群談歷史
 
(王力群的股市部落格網址:http://randywang319.blogspot.tw/
 
  題目:王力群談中國暗黑史(九):中國知識分子的問題出在那裡?
 
王力群的人文思想部落格http://heller10393.pixnet.net/blog
 
  當我們看到流浪狗或流浪貓被虐待,我們就會產生一股俠義之心,覺得很憤怒,覺得天底下怎麼會有這種虐待動物的人渣呢?……同樣的道理,當我們看到歷史上人民被屠殺,按照道理來講,我們也應該產生一種俠義心腸,覺得怎麼會有這種喜歡殺人的人渣呢?……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凡是人類,看到自己同胞被屠殺的時候,都應該覺得憤怒與悲哀──難道不是這樣嗎?
 
  是的,我認為是這樣。我認為凡是人都是有良心的,歷史上有這麼多屠殺人民、貪污腐敗的案例,只要是有良心的知識分子,看到中國這樣往復循環的屠殺與貪污,都應該感到憤怒,然後起來做改革。
 
  但是,歷史一頁一頁地翻下去,這種情況沒有改變多少啊……近一百年的中國歷史,不是屠殺就是貪污腐敗,要不然就是搞鬥爭分裂、摧殘文化、箝制思想……歷史上的那些壞事,似乎改善的很有限,這是為什麼呢?
 
  我起初不太在意這個問題,因為在我年輕的時候,台灣就有所謂的反政府的民主運動開始萌芽,我認為我們正在往一個更好的時代走去。
 
  過了很多年之後,當我在事業了奮鬥了許多年,卻感到很鬱悶的時候,此時由鬱悶而產生不解,我不了解為什麼台灣的歷史也一再掉入往復循環的歷史模式中。
 
  大概是在最近兩年,我才得到了一個比較可靠的答案,那就是:中國的歷史之所以被人忽略,那是因為中國的知識分子缺乏良心。
 
   絕大多數的中國知識分子,都缺乏同情心跟同理心。我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想點明一個事實:絕大多數中國的知識分子是麻木的、是無知的,缺少慈悲與關愛,許許多多都是負心人。
 
  長久以來,三千年以來,中國的文化傾全力掩蓋這個事實,因為我們不能夠讓下一代知道上一代的罪惡,所以真相就被掩蓋了。掩蓋到了最後,紙包不住火了,於是就鴉片戰爭了、太平天國了、火燒圓明園了、八國聯軍了、日本侵華了、三反五反了、全民大鍊鋼了、大躍進了、文化大革命了、天安門了……。
 
  中國醒來了嗎?沒有完全醒來,只醒來一部分。當前的中國還是以富國強兵為優先,走回老秦國商鞅那一套。至於自由與民主,那就先翻譯點洋書,留給後世子孫去努力吧。這就是目前大陸的政治打算。
 
  至於台灣,既不想富國強兵,也不想要有真正的自由與民主(自滿自豪於二流民主或偽民主),身處這樣的顢頇,我也很無奈。
 
  面對中國歷史上的屠殺與貪腐,絕大多數的中國知識分子,其實不是當事者就是共犯幫凶。例如黃巢跟洪秀全,都是讀書人,毛澤東也是讀書人,腐敗的唐明皇也是讀書人,很多人討厭的蔣介石也是讀書人。
 
  大多數的知識分子都成了官僚,看到別人被屠殺,覺得自己言輕位卑,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於是就當個睜眼瞎子……瞎子當久了,就真瞎了。當一個人騙自己騙久了,感情就麻木了。中國知識分子愈來愈關心的,不是老百姓,而是自己,包括自己的家人,包括自己家裡的阿貓阿狗。所以中國文化其實是以家為基本單位的。
 
  其實,知識分子不關心老百姓死活這個想法,老早就在台灣的歷次選舉中被人私底下議論紛紛,這就是事實,是我們羞於面對,因為我們大家都認為自己是知識分子。
 
  今後台灣不管是那一個政黨的政府,那一些當官的知識分子都只想到自己,就算有關心人民,也是少數人,而且這少數人也不是天天都想到,可能一個禮拜七天只想到兩天而已;而這兩天也不是四十八小時都想到,而是這邊想到個五分鐘,那邊想到個二十分鐘而已。
 
  那麼,我們靠什麼活下去呢?答案是:我們靠整個世界文明的推動力。
 
  就算中國文明真的是像上面我講的那樣,我們也不需要太過於擔心,因為現在有全球化了,兩個不同的文明之間可以互相交流輔助,只要西方文明持續的有所進步,在大環境的帶動下,台灣也可以往前進步的,只不過不是大步,而是一小步一小步或是很慢的很慢的碎碎步,或是進三退一、或是進三退二,或是進十退九……總之,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全球化確實是帶給我們這一點好處的。
 
~王力群,2016.6.16 下午14:00 於台灣.新竹
文章標籤

heller103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力群談歷史

  題目:王力群談中國暗黑史(八):中國知識分子的不入流

(王力群的股市部落格網址:http://randywang319.blogspot.tw/

  昨天我回台北看忍者龜第二集,電影裡面有講到一段很重要的話:「就是因為有不同的意見,所以我們才成為一個團隊。」

  當我聽到這一句話,我楞了一下,因為在中國沒有這麼清晰的觀念,中國人講究的是一樣,不是不一樣。

  最近有所謂的洪素珠事件,提到中國難民的身份認同的問題。有的人認為這就是在搞族群撕裂,對台灣是很不好的──但是轉念一想,台灣過去二十多年來,不都是一直在搞族群撕裂嗎?……

  剛好我最近又在看資治通鑑,把中國歷史上許多事情串聯起來,再加上台灣的一些事情,靜靜的、慢慢地想下去,於是有些答案就很自然地浮現。

  其實,分裂、撕裂、對立、貪污、腐敗、無能、麻痺、殘忍,這些本來就是傳統中國的「常態」,而不是特殊或意外。換言之:傳統中國本來就是一個分裂動亂的廣大區域,從表面上來看,它是因為動亂而分裂,其實它是因為無知而分裂。

  沒錯,我要講的就是:傳統中國是無知的。

  中國歷史跟歐洲歷史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歐洲歷史每一次的動亂,都是在調整,其根本原因在於:知識分子內心的良知並未死去。而傳統中國每一次的動亂,並 不是在做良性的調整,而只是暫時的歇手罷了,停一下以後,累積了更多的能量,卻不是為了奮發向上,而是醞釀下一次的崩盤。

  為什麼中國會這樣呢?其實這個答案是很殘忍的,大家也很少聽過,或是根本沒有聽過,因為答案被我們政府隱藏起來了,這個答案就是:中國之所以產生循環式的殺戮、貪腐、分裂與無能,是因為中國知識分子喪失了良心。──嚴格講起來,是廣大的中國知識分子群喪失了良知。

  西方的廣大知識分子群,沒有喪失這份良知。要找知識分子的良心,在中國,你要從少數人當中去找,因為中國還是有許多氣節高尚、不貪生怕死、不貪污腐敗 的中堅分子,可惜他們從來都不是多數。但是在西方歷史上,我們卻可以發現知識分子的良心可以形成一股風氣,例如文藝復興、例如浪漫時代,那是一種群體追求 的風氣。

  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落伍與空洞,最早可以從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的學說當中看出來。請注意:與古希臘跟古希伯來文明相比,中華文化向來缺乏反省的功能,而 執著於固守全知的角度。換言之:西方人承認自己無知,但中國人不承認。在對真理的謙虛上面,產生了這樣一個重大的差別,而這個重大的差別在經過三千年的發 展,最後形成全面的崩潰。

  但是在今天,二十一世紀的中文媒體絕對不會告訴你「中國人有問題」──因為這樣一來,就是與全部的華人為敵。於是,報紙也沒人看了、出版社的書也沒人 要買了、政府也沒有人要支持了、中國人的婚也不必結了……因為我們活在一個有問題的社會當中,那麼還談什麼希望?談什麼未來發展呢?……就是因為這樣,所 以大家都活在謊言當中,就像最近幾年大陸的文宣出版品都在高唱「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越性」試圖在振興中華文化之際,同時恢復民族自信心,鼓舞士氣。這樣的用 意當然是好的,但是它卻掩蓋了大部分的真相。

  以我個人為例,我從來不會因為廣大的中國是爛的,就感到人生沒有希望,相反的,天空愈高愈暗,愈顯得我們這一代知識分子的既得傳產文化與責任使命是重 大的,而且鮮明的;換言之:改善中國缺點的使命,這個目標就像是漆黑夜空中的星星,在我們的頭頂上散發出燦爛星光,我是這樣鼓勵自己的。

  與我相反的,就是絕大多數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他們幾乎不會向單一個案看齊,不學好(不學聖賢),而是追隨廣大的集體政治風向,難怪他們常常會迷失。

  我們班上有一位陳先生,因為辦公室有人貪污,小小辦事員開一輛三百萬的奧迪,於是在小陳的思想上蒙上了陰影,他一度活得不快樂,就是因為這些貪官的存在,我聽了他的事情之後,安慰了他一下,然後嘆了一口氣。

  我們班上還有一位小玉,辦公室裡的長官常常做一些奇怪的錯誤決定,不是貪污就是腐敗,讓小玉的士氣不振,常常心情不好。我聽完小玉的故事,也安慰了她一下,乾咳了幾聲。

  第三位是我們班的老陳,他們公司有主管勾結更高的主管一起貪污,於是老陳就去告密,結果那些貪污的人依舊沒事,於是老陳就感慨天理不彰,為什麼壞人現 在還沒有得到報應呢?於是我就寫了一篇文章來講這個因果報應不爽的道理……但是我後來想了一想,我是嘆也嘆不出來、咳也咳不出來了,因為我隱隱約約感覺到 一件很明顯的事,那就是:中國的政治生態本來就是如此腐敗貪污、分裂混亂,但偏偏就是有人在歌頌這個貪污國家優秀的那一部分,藉以掩蓋黑暗的現實。

  歐洲的歷史,是廣大的平民求生存以及知識分子集體追尋上帝真理的一個漫長過程。傳統的中國歷史,則是廣大的庶民在生死邊緣求苟活、在可以溫飽的時候求取基本幸福的一個漫長奮鬥故事,而這個故事的結局是失敗的。

  至於漫長的中國歷史,對於中國的傳統知識分子而言,則是一段枉顧現實、自甘麻木、趨炎附勢、道德流失的隱藏故事。──這個故事雖然生動明顯,但很少人感覺得到:這個故事雖然長久以來被刻意隱藏,但又是那麼赤裸裸地曝露在我們眼前。

~王力群,2016.6.14 上午11:00 於台灣.新竹

文章標籤

heller103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力群談歷史

  題目:王力群談中國暗黑史(七):畸形的夜市文化

(王力群的股市部落格網址:http://randywang319.blogspot.tw/

  中國文化,好的那一方面,千百年來,一部分存在於文人的幻想中,另外一部分則存在於中級官僚之中,也就是日本所謂的文官制度。這些中級官員沒辦法當大官,只能默默埋頭苦幹,為了支撐這個國家,延續這個國家的優秀文化,而苟延殘喘地活下去。

  本篇要談的是:中華優秀文化,是多麼地委屈,多麼地忍辱,而實際上各位所看到的中華文化,絕大部分是假的、或是錯的。本編所要談的就是「夜市文化」。

  所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告訴人類要懂得適當地生活。什麼叫做適當地生活呢?就是按照四季的節氣、日夜的交替、陰陽二氣的增長與消退……按照 自然的氣場來過生活,就是順應天道,如此就可以活得健康,享受長壽,少病少痛,過著幸福的生活。所以,白天可以在陽光下努力工作,累一點倒無妨,中午休 息,下午再工作一下,然後很快就日落西山了,大家就扛著鋤頭,踏著鄉間的小路,唱著民歌回家了。回家之後,享受天倫之樂,以現在的時辰來講,晚上九點或十 點就要休息了,就像我們以前男生當兵一樣,九點就晚點名了,十點前大家躺平,過得真是很舒服、很正常、很健康。

  然而,所有好的東西,都被中國的不肖子孫給扭曲了,看看現在的夜市文化──到了晚上本來應該休息,結果卻不休息,繼續開張營業,這樣一來,不但要店裡 的職員繼續操勞,也讓大家在晚上沒有辦法休息;本來應該在日落之後就安靜下來,好好地培養丹田的元氣,結果呢?現在的人愈晚卻反而愈閒不下來,有太多的事 情要做,不管是家裡的小孩子的功課家長要幫忙做,還有許多公事要處理。甚至,外面還有許多的夜市,賣著口味非常重的所謂的小吃,其實都是在耗損各位的陽 氣,損害各位身體的健康,使各位在晚上無法休息。如此一來,陽氣耗損久了,必然腎虧(男女都一樣),腎虧之後,國民整個生產力、競爭力,以及知識分子的腦 力的格局就逐漸下降或是縮小了。

  夜市文化,始於宋朝。那是因為當時的開封城裡面,禁軍分日夜班輪替防衛京城,所以有很多阿兵哥跟值夜班的官員在半夜肚子餓了,需要吃東西。坦白講:半 夜醒著工作,這是很無奈的,能免則免,沒想到,到了二十一世紀科技昌明的現代,竟然還有這種耗損人類元氣的夜市文化存在,這真是時代的可悲啊。

  這篇文章主要是在傳達一個概念:優秀的東西,通常只存在優秀的人的腦海中的藍圖中,如果要將它付諸實行,勢必要經過一段艱苦奮鬥的過程。例如民主觀 念,本來也只是一種觀念,而不是一種制度,但是西洋人努力奮鬥,使它成為一種制度。那麼,中國人呢?中國人幾乎從來沒有把知識分子腦中的心血結晶的藍圖變 成實際的行為或制度,那就是因為惡人與既得利益者的勢力實在是太過於龐大了,所以我們沒有辦法把理想變成事實。千百年來,我們活在虛偽的文化中,自欺欺 人,演變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經是沈痾難起,積非成是了。夜市文化,就是其中的代表性產物之一。明明[黃帝內經]上面告訴我們晚上要多休息,結果呢?我 們現在所看到的中華文化竟然是晚上不休息,在那邊吃吃喝喝!唉,有這樣的子孫,才有這樣的扭曲啊!

 

~王力群,2016.6.6 上午11:30 於台灣.新竹

文章標籤

heller103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力群談歷史
 
  題目:王力群談中國暗黑史(六):中國文化的傾向性
 
  西方文明的傾向性是:想盡辦法把眼光的俗世跟耶穌基督所代表的上帝精神合而為一,以維持自己對於神的信仰,進而培養以及宣揚大家對於上帝堅定的信仰。
 
  中國文明的發展,它的傾向性恰恰與西方文明相反,中國大部分的知識分子都在想著如何把一套好的制度給搞砸、如何走後門,如何快速地達成自己升官發財的目標,然後把這些心機都當成聰明才智,把「如何把搞一套好制度」當成是縱橫天下的謀略。
 
  兩個文明的發展性,幾乎是背道而馳的。我們幾乎可以說:西方文明得到了上帝的拯救,而東方人民的上帝被所謂的皇帝所僭越,皇帝冒充了上帝之後,還要冒充聖人,而中國的讀書人,也自欺欺人,不跑去輔佐聖人,卻跑去輔佐皇帝。輔佐皇帝的結果是:只能夠求得一時的平安,富不過三代以後,這個王朝還是要垮的;如此往復循環,中國就沒有了進步。
 
  讀中國歷史特別要注意,中國人搞的這一套把戲。例如:我們都知道中國人以前叫做東亞病夫,但是我們還記得大唐王朝的武功是很強的,所謂漢唐盛世,那麼,後來又怎麼變成病夫了呢?──在這裡,你不妨考慮一下老王教給同學的一個觀念,那就是:讀歷史的時候,須要站在中國那些自以為是的知識分子的立場去想,先往這個方向去想,我希望,也保證你會有一些收穫的。
 
  大家都知道,唐朝是所謂的府兵制,什麼是府兵呢?就是各地方設立募兵的機構,招滿人數以後,軍隊就可以供中央使用了。──所謂募兵,就是志願軍,在武功強盛的時代,當兵可以立戰功,是一種榮耀,大家也可以想到,這是從戰國時代秦國的商鞅所遺傳下來的觀念,所以古人從漢到唐,尚武的精神一直都還在的。但是,在中國的國力達到顛峰的時候,也就是開元之治的那個時候,強盛到了極點、富裕到了極點──各位學過股市原理的同學,就會立刻想到:股價在漲到最高點的時候,我們就要小心它會尖頭反轉──同樣的道理,開元過了就是天寶,看到天寶兩個字,大家心裡就有數了,這是中國五千年歷史由盛轉衰的最重要的關鍵,排名第一,冠軍就是天寶之亂。天寶是唐明皇的年號,這個亂,就是由超級肥仔安祿山搞起來的。
 
  由於民間生產力旺盛,唐朝貴族吃好的穿好的還不夠,還想要吃超級好的,過超級舒服的日子,但是民間工資上揚,要請傭人也是一筆花費,那怎麼辦呢?那些聰明的貴族就想到了,把軍隊裡的兵叫過來,把武士當成傭人使喚,那不就皆大歡喜了嗎?──於是,中國的武力,就這樣迅速衰弱下來了。
 
  本來是堂堂的武士,結果變成了挑水跑腿的奴隸,那麼,民間老百姓又怎麼會讓自己的子弟去當兵呢?於是唐朝就開始募不到好兵了,所謂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那麼,誰去當兵呢?地痞、流氓、失業的人、黑社會……這些壞分子,就成為國家的武裝力量了,接著,他們在戰爭的時候立下戰功,於是這一群殺人的流氓就掌握了中國的政權,俗稱藩鎮之禍。
 
  整個軍隊開始腐化的時候,高級軍官尤其腐化的厲害。大家都知道,中國歷代受到北方與西方的蠻族的威脅很嚴重,所以主要的軍隊都佈置在邊境之上,而中國的北方跟西方都是酷寒之地,享福的人都不會去的,去的人都不是普通人,那些鎮守邊疆的武官,為什麼不在家享福,要跑到這麼冷的國境去受苦呢?……你想不通、我想不通,那些軍官也想不通,但是他們手上有籌碼,那些阿兵哥就是他們的籌碼,因為那個時候金融制度不發達,阿兵哥的財富只能帶在身邊,或者就近安放(清朝太平天國打仗的時候,太平軍是把所有搶來的財物都背在身上,然後身上穿著搶來的最好的盔甲,整套裝備非常的繁重,就好像扛花轎的苦力一樣,身上背著一大堆的東西,隨殺隨搶,搶來了就往包袱裡面塞;這種情況要到了胡雪巖開了錢莊以後,太平軍才把財富放在錢莊裡,減輕了裝備,於是胡雪巖就發大財了!)──唐朝邊境的將領不是瞎子,看重了這筆財富,於是就日夜虐待阿兵哥,把他們操死為止,他們死了以後,財富就被軍官拿走了,然後軍官就發財了,軍官發財了以後就造反了,造反的目的,是要用軍事武裝力量掠奪民間百姓的財富,因為經過大唐王朝前面一百三十年的休生養息,唐朝老百姓各個都肥嘟嘟的,富得流油的的富翁很多,這些都是明顯下手的目標啊!──請注意,先虐殺阿兵哥,再搶殺老百姓,掠取財富與女人,這個傳統就一直延續到民國的一九四○年代。
 
  還有一件事,是我小時候一直想不通的,那就是軍人的薪水又不高,幹嘛要賣命打仗呢?這個答案是在教科書上面找不到的,有些學者會在著作上面講到這種現象,但都是含混帶過,因為真相往往是嚇人的,這個真相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軍隊出征以後,因為配有武器,於是就變成合法的強盜與殺人犯,可以任意的搶奪人民的財富、暴虐婦女、然後屠殺幼童以滅口、放火燒屋以湮滅物證,尤其在攻下一座城池之後,更是厲害。──把持了這個觀念之後,我們再去看中國的戰爭史,我們就會發現中國的戰爭史其實非常的恐怖,有時候,老百姓並不是那麼痛恨反賊,而是痛恨政府軍,這個道理也就不言自喻了,中國的歷史,有一點像是割自己身上的肉來餵食自己,久而久之,吃的不但是人肉,而且還是自己的肉,然而他自己已經麻痺了,並不感到奇怪,這就是中國人。
 
  這種超級惡劣的風氣到了明代達到了極端,許多受不了這種氣氛的老百姓就出走了,有的是往東到韓國,大部分則是在東南沿海坐船出走,到南洋一帶定居下來,這群中國人是最痛恨暴政的,是值得尊敬的一群人。
 
  接下來我們做個本文的小結論。
 
  各位聽過我上面的講解,以後看歷史書的時候就要把握一個精神,中國人是很聰明的,這些聰明絕大多數是用來投機取巧、升官發財、走旁門左道、陷害別人、賣友求榮……然後把這些壞心腸統合起來,給它一個名稱,叫做「謀略之學」,其實就是在鯨吞蠶食中國原本故有的優秀文化。所以從漢朝以後,中國逐漸走下坡,到了唐朝一個大反彈,做出M頭,宋朝力圖振作,結果做了一個大右肩,那時候已經是強幹弱枝,重文輕武了,所以欲振乏力,蓋力量不足也,仍元氣衰竭之故也。
 
  懂了這個道理之後,大家現在可以試試看,隨便找個例子,例如考試制度,假如你是想繼續掌權的既得利益者,你要怎樣把考試制度給搞砸呢……我相信是有許多材料的。可悲的是,近幾百年來,大部分中國的知識分子,都把心血與時間,花在這種搞砸運動上面,一直到現在,都是這個樣子。
 
~王力群,2016.05.19 上午10:20 於台灣.新竹
文章標籤

heller103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力群談歷史
 
  題目:王力群談中國暗黑史(五):自欺欺人與麻木不仁
 
  人類的歷史如果是從西元前三千年的埃及文明開始算,那麼,這三千年來,中國文明是發展失敗的案例,西方文明則勉強可以算是成功的案例。
 
  這其中的勝負關鍵在於:中國的文明,愈發展愈窮困,讀書人也愈來愈愚痴;西方的文明,則在工業革命之後,快速地脫離貧窮,進入科技時代,並且傳承了希臘文明的傳統,懂得教育是要開啟一個人的智慧為優先。中國人則沒有這個領悟。
 
  由於中國文明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到最後是歸於失敗,於是,全體同胞上至拿唐獎的外國知名大學的大學者大教授,下至一般平民老百姓,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於是他們延續了明清兩代的傳統,繼續「自欺欺人」的學術騙局。
 
  翻開現在的文學或國學學術研究的刊物,絕大部分都是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面發表學術論文、搞博士學位、充實論文篇數……但這些文章的內容,千篇一律的是小格局,這是標準的愚痴啊。
 
  大學裡的人文科系的教授,所從事的教育依舊是填鴨式的,或者是變相式的填鴨,例如T大某位人文科系教授,號稱翻轉式教育,其實是一種新的填鴨式教育──經過這幾十年來的時代進步,連T大都只是這個水準,這真是愚痴啊。
 
  像是西安的兵馬桶博物館,把殘暴的秦國迫害無數百姓生命所建造的陵墓工程當成是國寶做展示,而不是當成一種可恥的反省,這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有歷史學者與考古學者的愚痴的表現啊。
 
  雖然已經二十一世紀了,但是台灣的思想界,仍然受到某些國學大老的影響,例如錢穆先生,他用一種溫情主義去看待中國歷史,只問有沒有制度,卻不管這個制度容易引起什麼負面的影響,即使發生了壞的影響,他也把這個現象刻意不放在大格局裡面去討論,到最後,把研究歷史看成了培養虛榮心的手段,而不是在內省中發現了自身的缺點,大學者如此,更不要說大學者教的那些弟子了,這真是中國學者的愚痴啊。
 
  看看今天的華語歷史連續劇,都在歪曲歷史、胡說八道、幫中國歷史抹上濃妝艷粉,兩岸華人還看得很起勁,這真是中華民族人民的愚痴表現啊。
 
  今天的華人,秉持著明清兩代的傳承,個性沉默、喜歡功名利祿,對內在的智慧毫無興趣,這真是可悲的愚痴啊。
 
  台灣現在知識分子最大的危機在於:有些人即使知道自己的知識系統有問題,但卻不願意花時間去改錯,放任自己跟隨世俗的潮流走下去,然後在迷迷糊糊之中,使自己的感覺鈍化,然後騙自己這樣子發展下去是沒有問題的──我認為這些刻意的忽略是麻木不仁的一種,將來一定會出大問題,但是有些問題儘管樓子捅的很大,但是你也不會記得在很久以前讀過老王這篇文章,因為照目前的潮流來看,現代知識分子因為知識系統的不平衡,所以會影響大腦的壽命,會提早出現失智。所以到那時候,你也不會記得老王了,當然也就不會記得老王曾經提醒過你會有這個病發生。
 
~王力群,2016.05.18 下午15:00 於台灣.新竹
文章標籤

heller103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力群談歷史
 
  題目:王力群談中國暗黑史(4):智慧與權謀
 
  秦朝滅亡給我們的教訓除了暴政必亡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書中腦袋裡的智慧跟武士手上的兵器比起來,結果是大腦勝出。秦國之所以富強,主要是拜商鞅之所賜,商鞅是文人,而不是武人。楚漢相爭,項羽只有一個范增,而且後來又把他殺了,而劉邦有張良,於是最後嚴格講起來,項羽是被張良的謀略一步一步逼近,最後窮途末路。
 
  所以我們說,戰國百家爭鳴之後,歷經楚漢相爭,兩漢的學術思想進入一個空前輝煌的時代,也就是讀書人大腦裡面的知識開始發光了。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事就是人才的選拔了。兩漢時期,人才是用選舉推薦的,沒有像現在大量的筆試,所以長久下來,到了魏晉,就誕生出九品中正制度的弊病,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兩句話『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到了隋唐,想出一個很妙的點子,那就是筆試。剛開始的時候,還有考一些四書五經之外的書,像是數學與醫學,到了明清兩代,數學跟醫學都沒有了,只剩下四書五經,但是五經的考試分數只是參考,換言之:四書的考試有加權記分,而且加得很重。簡言之:五百年來,中國讀書人就只讀這四本書而已。
 
  提到科舉,年紀比較大一點的同學都會到聯考,然後用自己的考試經驗去很籠統的去想像科舉,這個籠統會產生很大的誤差,接下來,我就把古代科舉幾個重要的地方,稍微寫一下:
 
  一、 科舉考試不是全面的,而是片面的。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假如說你的身份三代之內是賤民(娼妓、優伶、家奴、賤役、謀逆之人、阿兵哥……就不能報考了,一直到雍正才廢除掉這個賤民的限制),像老王的爸爸就是軍人,所以老王不能報考。
 
  二、 在唐朝的時候,並不是考完就算了。還有一關面試。面試的時候看你長得俊不俊、帥不帥、有沒有威嚴、行為舉止有沒有什麼怪異的地方……如果不合格就刷掉了,考得再好也沒用。於是像老王這種醜男、就算考上了,也會被踢回老家,您說這公平嗎?
 
  三、 最重要的一點是:並不是全部的公務人員都是用考試的,大多數的名額還是留給達官顯貴用的。換言之:國家只是開了一個窗口,就讓讀書人拼死拼活去奮鬥,到最後是往死裡鑽,同時還給後代子孫一個錯誤的印象:以為科舉考試是公平的,其實它只是一個誘餌,政府大部分的實權並不是掌握在讀書人的手上。
 
  四、 考試的科目是狹窄的,表面上是四書五經,其實只是四書,而四書又只能以朱熹的版本為主,這樣就愈來愈窄了。這也是最可怕的一件事情,各位讀者可以試著去想像:如果台灣全部的大學都分拆合併為一個科系,叫做公務人員行政系,而且只考四本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樣實施一百年之後,台灣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如果一百年延長為一千五百年,台灣的讀書人走出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是溫文雅呢?還是滿臉XXX呢?
 
  五、 除了宋朝之外,公務人員的薪水都是很窮困的,到了明清兩代,更是窮得不得了,如果你向中國人提出這個問題,公務人員薪水太低怎麼辦呢?中國官員就會翻著白眼,瞪著你說:你不會自己私底下想辦法嗎?──言下之意就是叫你貪污。中國歷代的官僚系統以及高級知識份子集團,都把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除了考取功名之外,都花在建造這一套完整的、精密的、分工合作的貪污系統上面;想要進入這個系統必需取得門票,這張門票就是金榜題名。清朝的官員以縣太爺為例,一年的薪水大概只有五、六十兩銀子,但是他基本的人事開銷就可以突破一百兩,那你說這少掉的銀子該怎麼辦呢?於是老孫就革命了(不是孫悟空),建立了新的國家,然後再生出了你跟我這一大堆國民。
 
  六、 絕大多數進入公務人員系統的讀書人,只有少部分能夠進入中央核心政權體系,有高達五分之四的官員終其一生只能當個中級公務員而已,勞勞碌碌讀了幾十年的書,到頭來說什麼救國救民、報效國家,都在白頭白鬍子之中度了青春,然後告老還鄉,然後就死掉了。
 
本篇未完
 
~王力群 2016.03.21 下午1:30 於台灣.新竹

heller103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力群談歷史
 
  題目:王力群談中國暗黑史(3)
 
  傳統的中國史學界,有許多觀點是錯誤的──我這句話說得很大膽,但是除了膽子之外,最重要的是一個人的見地。膽子看起來很大,用在一時之間,好像很倉促,但是背後卻是經年累月的思考,而且反覆又反覆、斟酌又再三,反覆歷經挑戰與挫折,才得到一些心得與讀者分享。
 
  我們今天常常聽到,什麼中國啊、中華民族啊、發揚民族文化啊……這裡面其實有很深的含義,意思就是說:我們的文化是以民族以及國家為本位的,談到民族,我們有血統上的同仇敵愾的精神;談到國家,我們則有一起抵抗外侮的團結精神──換言之:這是兩個兩面巨大的招牌,打著國家民族的旗號,就可以凝聚向心力,真是無往而不利啊。所以從這一派衍生出來的史學觀,處處與中華民族為本位,說是中國的歷史最悠久、中國的歷史兩千年沒有間斷啊、中國的政治制度很早就成熟了……,在我看來,這些觀念半對半錯,對的那一部分,對文化的貢獻少;錯的那一部分稱為過分的執著,執著久了以後就黏成一團,形成大石塊,在醫學上叫做結石或腫瘤,在思想上叫做自大的變態。
 
  我有兩點看法是跟大家不一樣的,如下:
 
  第一點、文化與民族、國家這三個不同的東西,雖然說他們本為一體,但是現在在有心人混淆之下,三者不但沒有融為一體,反而官官相護、彼此掩蓋真相。現在我們要做澄清,就要特別強調:文化的地位在國家與民族之上,而文化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
 
  第二點,我們應當拋棄『中國最偉大、中國歷史最悠久、中華民族呱呱叫』的想法。從某個角度來講,中國人在很多方面確實有很傑出的表現,但很可惜的,那個都已經成為過去了,留下來的雖然有許多珍貴的遺產,但卻都不是這一些高喊『中國最偉大』口號的人所熟知的,他們喊的那一套知識系統,其實有一點尊王復古的意味,但他們復的古,膚淺一點來講,跟科舉考試重疊的內容太大了;深入一點來講,復古之餘,更新的部分做得太少,更重要的是:並未掌握更新的重點,所以真正的病根沒有強調出來。隔靴搔癢,事倍而功不半。
 
  復古的人,我們舉新儒家為例,他們做了許多工作,其中很多都具有意義,但是一個轉折執著了,因為工作富有意義,而把工作的對象(中華儒家文化)暗中升級,再把中國思想文化因為儒家的升級,所以整個中華文化跟著升級,再來因為中華文化的升級,再把中國傳統的政治文化也跟著一併升級!──這種裙帶關係,默默無形中在進行,讓我深深覺得不妥當。
 
  傳統的觀念認為:中國人最重視歷史。但是依照我的看法,中國人很不重視歷史。春秋戰國時代,各國都設有史官,那個時候還算重視歷史,愈到戰國末期,道德淪喪,偏邪思想瀰漫,於是就有秦始皇燒書的事情,把六國的歷史集中起來,一把火燒光。除了醫藥、卜筮、種樹,三種書沒燒,日後中華文化的發展也是在醫藥跟卜筮裡面發揚光大。種樹則沒有,只會砍樹。
 
  進入漢朝之後,中國人表面上說是尊重歷史,但其實是篡改歷史,這種篡改並非全部是惡毒的篡改,而是以某種意識型態的觀點下筆。最嚴重的就是以單純的儒家觀點去寫歷史,我們現在看到的官修史書二十四史,就是孟子之後的儒家思想的產物。比較早期的史書像是史記跟漢書,還保留有比較多的多元化思想,愈到後來就愈偏狹了。我們要記得:即使是司馬遷寫史記那個時代,也剛好是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時代,那個時候天下讀書人最多的就是儒家,一股新興的巨大的思想力量從民間向官方延伸,然後一直延續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儒家思想有利有弊,雖然客觀上來講是利遠大於弊,但是搬到中國這塊土地上,在有弊病的地方大做文章、大肆渲染、大興土木、大設制度、把儒家搞成了新法家,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真是孔孟真儒的一大悲哀。
 
  如果只是單純的不重視歷史紀錄,那還好,比較糟糕的是創造一種錯誤的觀念,那就不太妙了;再進一步,如果把這個錯誤的觀點當成是正確的歷史教學規範,那就讓人臉色發青了;再再進一步,如果把這個錯誤的教學規範非常用力地推廣到每個角落,甚至當成是一千多年來歷史思想的標準,那就要送入重症病房了。什麼是錯誤的歷史觀點呢?我舉一個例子,中國所謂的『正統』這兩個字,是以暴力征服為主,而不是以文化為主,這個在什麼地方可以看得到呢?大秦帝國亡了以後,有一個人叫做項羽,他建立了一個朝代,但是很奇怪的,我們不知道這個朝代的國號叫做什麼,我所謂的不知道的意思就是說,絕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只知道他叫做西楚霸王,然後呢?這個取秦而代之的新楚國,它的政治制度是怎樣呢?它的建國思想是怎樣呢?它的制度文物又是怎樣呢?……這些我們都不知道,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項羽的一代霸業被他的老對手漢高祖劉邦一手抹掉了,這就是中國所謂的尊重歷史,是這樣子的尊重法。好不容易有一個司馬遷翻案,把項羽寫進了本紀,認為他是個帝王,那麼,我們讀歷史的人到這裡就要思考,項羽憑什麼當帝王呢?這個人,年紀輕的時候,看到秦始皇出巡的時候說:『彼可取而代之』;等到征服了秦國,他又急急忙忙趕著回楚國老家,說是要『衣錦還鄉』,說什麼:『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這是什麼思想呢?這是霸王的思想嗎?喔喔喔,這是中國歷代讀書人的思想,中了狀元以後就要張燈結彩,身上掛個繡球,騎著高頭駿馬,敲鑼打鼓上街遊行,高喊:『王大寶官人高中狀元囉!』……各位讀者,您說這個場景咱們熟不熟悉?您考上台大的那一天,您爸您媽是不是很高興?再回憶一下老王願意收你當學生的那一天,你是不是心理還在想著兩萬多的學費真貴啊……。
 
  正統所代表的階級觀念,就是中國搞出來的,這個觀念流弊很大,可以害死人的。從某個角度來講,正統是有關於整個系統階級位置的適當安置與劃分,這是科學的,也是有益處的;但是要小心的是,這只是一種現象、一個過渡,而不是一個追求的終點。如果講到高遠的目標,則我們應該追求的是『不分彼此』的眾生平等,在義理方面則是天下所有的道理本為一家,所以在末稍的我們,應該做的是融會貫通的工作。如果過分強調位置,慢慢就會生出很多流弊,到最後大家為了搶這個正統,不惜兵戎相見,塗炭生靈,這就釀成大災禍了。中國讀書人並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但卻死抱著正統這個執著的觀念不放,讓他更為執著,執著又執著的下場就是亡國。這一類的例子很多,最近的就是蔣介石政權在大陸的失敗。
 
  我稍微再說明一下:中國文化之珍貴,有一項就是:它提倡無為而治的大道思想,拆除了國與國之間的界限,也不因為血統與社會地位的不同而分階級,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叫做『人人與可以為堯舜』,老百姓都可以當堯舜了,人人都可以成為聖賢了,還有什麼階級可分呢?──這明明是中國傳統的文化,但是呢?中國傳統的歷史卻不是這樣走的,傳統的歷史卻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樣的階級思想。難怪要搞革命了。
 
  我們說司馬遷因為活在漢武帝的陰影之下,不敢公開反抗皇帝的權威,藉著把項羽列入本紀的動作,來表達他對漢王朝的抗議,但這個抗議是很模糊的,司馬遷可以說得不清楚、他可以不說,但是接下來一千多年我們的歷史教育家有把這個問題解釋得清楚嗎?如果有的話,老王這篇文章就是在講廢話,因為你們老早就知道了,對不對?......阿門。
 
(未完待續)
 
~王力群 2016.03.17 下午16:00 於台灣.新竹

heller103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力群談歷史

  題目:王力群談中國暗黑史(2):七大家的分裂

 

  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是中國自有信史以來,第一次的高峰的開始,也就是第一個黃金期的開端,本次黃金期可以上述自孔子的春秋時代的末年,然後是戰國諸 子百家,再來是兩漢。東漢跟西漢是把戰國諸子的學說做進一步的延伸,這個延伸的範圍很大。東漢亡了以後,這個黃金期就結束了。從三國到太平天國,都是處在 這個黃金期以後的下跌段。

 

  諸子百家當中,最容易被一般讀書人所接受的是儒家的學說,這門學說有一項優點,就是可以讓讀書人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變成一個溫文儒雅的老實的好人。關 於這一點,在孔子以後兩千五百年的中國,產生了巨大的效果,形成老一輩知識份子口口聲聲所謂的『知識份子傳統的中堅力量』;另外一批知識份子,其中有一部 分,而且比例還不算低,慢慢的流於世俗僵化,於是形成一股守舊蠻憨的保守的執著勢力,這也就是民國成立以來,新一代的知識份子口口聲聲所謂的『老而不死是 為賊』的頑固保守勢力,這股力量阻礙了中國的進步長達兩千年之久。

 

  開場白講完了,大家瞌睡也打得差不多了,就讓我直接講重點:儒家提供了人倫規範,但卻沒有詳細告訴大家如何去從根本的思想上培養善心。

 

  法家提供了大批的殘酷刊罰,雖然可以富國強兵,但卻是一時的假象。法家對中國的傷害遠遠大於它的貢獻。法家是聰明人,看出來人性中有惡的一面,但卻是用不慈不悲的惡意心態去蔑視老百姓的無知,並且予以打擊利用。

 

  道家提供了世俗之外的修身養性的方法,對於身心平衡大有益處,也指出了宇宙真相的一些根本道理。這是它的巨大貢獻。缺點是:道家沒有詳細說明它的修行 方法要怎麼用在一般老百姓身上,於是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誤會,誤會道家是消極的──其實它是一種很極積的修行方法,但它需要解釋。

 

  名家提供了邏輯學,但是過分粗淺。我們不知道有多少資料遺失掉了,所以姑且就事論事。就那個時代的觀點整個看起來,名家的邏輯學應該沒有產生廣泛的影響,由此可以得知:就算當時的邏輯學很高明,但是知識分子對它興趣不大。

 

  陰陽家提供了一些基礎科學的觀點,對於日後中國傳統科學的某些部分,貢獻非常大。但可惜的是:陰陽觀點的格局太大,有時候會忽略了人世間的細節;細節 被忽略了以後,大的格局就變成疏懶散慢了。西漢武帝之後,陰陽家的發展有一部分變成劣質的迷信,一直到現在都還看得到,這是它的缺點。

 

  墨家的學說以慈悲為懷,憐憫百姓,知行合一,不但符合當代的需求,就算是在現在中國,不論是大陸或是台灣,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墨家精神,但最沒有的也是 墨家精神。為什麼呢?因為這兩千多年來,知識分子被訓練成自私自利,只求升官發財、求田問舍,不太關心百姓死活,這就是暗黑。而墨家學說是最能夠消除這種 暗黑的。但它的缺點是過於亢奮,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很容易變得偏激,但這個缺點不大,是比較容易改進的。

 

  以上六家,加上漢朝傳來的佛教,總共七大家。今天我們常聽別人講說,某某人是某某家,或者知識分子自稱是什麼家,我認為,嚴格講起來,什麼人被歸為什 麼家都是不太妥當的。這就好像老黃家的的印尼傭,在廚房切菜的時候就叫做廚藝家、在後陽台洗衣服的時候就變成清潔家、在幫小孩餵奶的時候,就變成保姆家、 在幫主人提東西的時候,就叫做搬運家……,一個好的幫傭,以上這些事都要會做,如果只精於其中一項,而其它都不感興趣,那麼不管它精通的那一部分再怎麼厲 害,這個傭人用起來都不太好用。因為這樣一來,我們就要請兩個以上的傭人了。

 

  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我個人的看法:一個正常的知識分子,對於以上七大家的東西,最好是都要懂。這就好像一頭大象,鼻子是A家、象腿是B家、象肚子是 C家、象尾巴是D家……讀者應該很熟悉這個比喻,如果欠缺任何一部分,大象就殘缺了,不是變成沒鼻子大象,就是變成跛腳大象,或是無牙大象,您說好笑不好 笑?

 

  七大家的融合工作,並不是傳統中國知識界在做的事情。一直到清朝中葉以後,儒家、道家,以及佛家,才有所謂的『三教合一』的學術研究路線。那麼,之前 的中國在幹什麼呢?答案是:在搞分裂路線。中國的傳統讀書人,甚至包括兩宋的理學家在內,都積極地在提倡學術分裂,也就是分裂主義。大家各擁山頭、各立門 戶、互搶地盤,不但掙的是學術的正統大旗,其實暗地裡掙的是名聞利養的收入,其中包括學費。

 

  台灣這二十年來的逐漸走下坡就是迷信專家治國的結果,當然,這背後還有更深層的理由,那就是整個思想界的虛無與墮落。但我們把範圍縮小一點,本文主要 討論的是經過大量惡意的分化與孤立之後的知識界培養出來的所謂的專家,其實都在掩飾另外一個事實,就是『專而不通』。通的意思就是通達,我把它看作是各個 知識領域之間的溝通管道。如果此路不通,無法與其它領域的知識做連繫,則專家的專會變成關起門來的專制,那就大事不妙了。台灣這二十年來的思維發展,就是 朝向如此。

 

  十幾年前有所謂的教改,減輕了學生不少的考試負擔──其實在我看來,台灣的教育改革只是改變了上學的心態,並沒有教導學生對待知識的正確態度。換言 之:換湯不換藥,依然只重視外表,而完全忽略內在。形式掛帥的中國學術分離主義,依然在二○一六年的台灣大獲全勝,但是只有極少數人知道這個勝利背後代表 的是什麼樣的意義。大多數在填鴨式教育時代生長的國民,依然渾渾噩噩,依舊用分離主義的態度去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毒害自己的孩子而不自知。這個責任要落在 誰的身上呢?家長還是學校呢還是政府呢?……全體的知識分子應該負最大的責任,但因為範圍太大了,所以知道的人噤若寒蟬,於是也就無聲無息了,只能坐視毒 霧彌漫,誤人子孫,然後自欺欺人,謊稱能夠從好學校畢業的知識分子,他的思考邏輯就沒有問題。

 

  以前的儒者以『不知』為恥,所以發奮學習;現在的人以無知以傲。他們認為因為自己不是學那個科系的,所以『不需要知道那個科系是在念什麼東西』;這種 觀念背後隱藏著一種優越感,那就是:他們認為自己念的科系才是有用的,自己沒念的科系或是不感興趣的科系,念出來也沒前途,所以很多「非熱門」科系的畢業 生在某些自以為是高級知識分子精英的眼中,只不過是浪費國家資源,以及耽誤自己錢途的傻瓜。

 

王力群 2016.03.11 上午11:20 於台灣.新竹

heller103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力群談歷史
 
  題目:王力群談中國暗黑史(1)
 
  有位同學強烈建議我一定要把中國歷史這一部分寫成比較完整的書籍,於是我就先寫在這裡了,只是個大綱草稿。
 
  中國的信史從商朝開始,本來連商朝也不能確定,後來在清末發現了甲骨文,民國初年挖出了幾個商朝帝王的大墓,才確定有這個朝代;至於夏朝,到現在還不能確定有這個朝代,因為缺乏證物,也就是挖出來的文字文物。
 
  按照史記的記載,中國比較正式的歷史應該是從黃帝開始。本來中國也是各種部落散佈於天下,黃帝是某個區域的眾多部落的共主而已,也就是某區域的大酋長,當時,以中國的範圍而言,是有許多區域的,黃帝的部落活動範圍只是其中一個區域,現在我們稱為華夏,也就是俗稱的中原,至於東邊的區域,俗稱東夷,也就是蚩尤;南邊的區域,屬於苗族,俗稱南蠻。
 
◎武力統一部落
 
  然後,皇帝打敗了另外一個共主,也就是炎帝,再打敗了蚩尤,把蚩尤一族趕到南邊的原始叢林去,統一了『天下』。──大概就是在這裡,中國文化達到了它第一個顛峰,根據歷史記載,黃帝那時候開始實施政治制度,而且是誠心誠意地在為老百姓的教化著想,一個有教育思想的超級大部落,當然是中華文明的高峰。我想要在這一段講的是:這個『黃帝政治』的高峰,就超級大格局而言,就是最高峰了,往後,就開始走下坡。換言之:所謂的中國,從黃帝時代開始一直到清朝末年,四千年的時間,都是在走下坡;當中有所謂大家熟悉的漢唐盛世、兩宋繁華、清初盛世……,都不過是大跌趨勢中的幾個比較大型的反彈而已,反彈完了,就又掉下來。
 
  黃帝的政權,傳到了帝堯的時候,似乎產生了第一次的政權危機。依據史記司馬遷的說法,堯舜禹湯的時代,是和樂融融的,沒什麼大問題。但是按照《竹書紀年》的說法,那個時候的政治奪權的問題似乎是跟後來的中國乃至於現在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帝位之間的傳承不是用道德,而是用不光彩的暴力奪取方式。堯到了晚年,似乎不再是當初那個堯了,他變了,成為一個失德的人,於是舜就把他囚禁起來(舜很可能是堯的大臣),然後舜就坐上了帝位。後來,因為大禹治水有功,功高震主,於是舜不得已,只好把帝位傳給這位國民英雄。禹老了以後,想把他的帝位傳給大臣伯益,結果,禹的兒子啟不服氣,就把伯益抓了起來,然後放逐他,自己坐上了帝位,從此中國帝位傳子不傳賢──這是一個大墮落的開始。
 
◎讀史的目的
 
  我談歷史,講一個非常基本,而且非常簡單的觀念,那就是:如果歷史所教導我們的東西,不能夠啟發我們的思想,培養我們的愛心,那麼一切都是白搭,甚至含有巨毒。在過去,研究中國歷史的人往往會犯這樣的錯誤:把一個民族的文化,甚至於文物、實用技術,舉凡一切所看見的東西,甚至四書五經,白紙黑字的線裝書,都看成是真正的中國文化,而忽略了一個民族的老百姓,最渴望的,不過就是得到別人的同情與關懷。講直接一點,就是希望統治者能夠慈悲為懷,能夠稍微愛他們一下。但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中國歷史甚至是坊間一般的中國歷史書,很多都在歌頌帝王,把老百姓丟到一邊去,這就讓我想起了朱元璋,他曾經是一個非常窮困的年輕人,當他富有天下之後,他就發誓不再做窮人了,甚至看不起窮人,也不把人民當回事。我們中國人的讀書文化就是這樣,把一個人的力爭上游當成是晉升上流階級,然後變成富翁,從此擺脫貧民或窮人的形象,把自己隔絕起來,喝酒吃肉,忘掉了老百姓、也忘掉了自己年輕時候的理想,然後貧富差距日日加大,這就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從古代到現在二十一世紀的台灣跟大陸,都是這樣;現在的中國讀書人,也是想擺脫貧窮;表面上看起來是力爭上游,其實他們正在做一種巨大的暗示:貧窮是可恥的,所以不應該憐憫──這種暗示如果是在古代,就很容易形成某個暴君或是軍閥的普遍思想,那就是:天生萬民如草芥,蠢如豬、賤如狗,多殺幾個也亦無妨。──這種可怕的思想,形成了士大夫與一般平民之間最嚴重的隔閡,從古至今,從來都沒有改變過。
 
  從黃帝以後,對平民喪失同情心與同理心,視人民為草芥,對人民予取予求,隨意殺戮,因為自己有了知識,所以輕視不識字的老百姓──這個傳統一直流傳到現在,它本身是一種強大的文化,卻又正是『反文化的』(反對真正人類精神文明的進步)。台灣的政治,之所以在最近三十年有很大的倒退,其中一大部分就是這個原因。
 
  想要叫我們這一代以及上一代的知識分子,能夠把同情心、同理心放在第一位,把升官發財放在第二位──這真是比八十歲老奶奶生孩子、比登天還難啊!
 
◎分裂的開始
 
  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就很明顯的分為兩個階級,上面的叫做統治階級,下面的叫做被統治階級,更正一下,上面的叫做大人,下面的叫做小人;大是偉大的意思,小是渺小、卑賤的意思。
 
  我們研究歷史要留心,注意一下當下的思想主流是什麼、這個思想有流傳到後世嗎?流傳了多久?……從黃帝時代的武力統一全國,到春秋戰國時代諸國攻伐不止,百姓死傷以百萬計!(中國人真多?還是中國真會殺?)──這個時代的思想主流明顯地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以孔子為代表,力挽狂瀾,積極肯定人的價值;第二就是孔子要挽的那個狂瀾,就是用粗暴的態度否定平民的價值,以維護當權者的利益──這兩大勢力各據一方,您說:那一方佔優勢呢?我們認為否定的那一方是占了優勢,而且取得了勝利。至於孔子的那一派,雖然也流傳到了後世,也發展出一些不錯的文化,但是跟大黑暗的思想相比,就好像廣大荒野中的幾盞零星孤燈,儒家思想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效地凝聚了從知識份子到平民老百姓的社會團結力,但很可惜的,這個團體被凝結之後,又成為粗製濫造的皇帝制度的壓榨對象。這兩千五百年來就是如此,執政者反過頭來利用反對勢力來鞏固自己。
 
◎憑空漂浮的思想教育
 
  與孔子同時,希臘誕生的蘇格拉底的思想非常重要!重要的地方在於:蘇格拉底的哲學精神是一種全面求真的精神,因為求真,所以極度要求自己保持謙卑,承認自己對於宇宙廣大知識的無知;然後,藉由不斷地問『為什麼』去步步逼近這世界的真理,用懷疑的精神去督促自己努力不懈,保持對追求知識的熱愛──但是這種懷疑的精神在中國是沒有的。也就是說:中國人自認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一切,所以我說,從皇帝開始走下坡的歷史,不論是春秋的孔子,還是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都只是一個大反彈而已,而這種大反彈,卻被許多人解釋成為光輝燦爛──我不認為聲音大、數量多就表示這股學術風潮是偉大的,相反的,如果一間學校教我們的是,對事情不要去懷疑,那麼,這個學校教得再多、教得再豐盛,都非常可能淪為一場悲劇,甚至一種謊言。戰國以後到三國,有一股反撲的勢力再度嘗試力挽狂瀾,這股勢力多是來自民間的力量,他們幾乎用盡了力氣,但最後還是敗給了世俗的墮落。這一股反撲的勢力以道教的思想文化為代表,然後再擴展到醫學、算術、天文、地理……所以兩漢的思想文化也是一個強勁的反彈,可惜到了魏晉,這個反彈就結束了,然後繼續展開暴跌。
 
  我的小結論很簡單,那就是:重要的不是我們說了什麼,而是缺少了什麼。戰國百家就是這樣,那些思想家知道什麼??說了什麼,但是最重要的,懷疑求真的精神,它卻沒有教給我們。
 
  以修身養性來講,儒家跟道家都貢獻良多,但這是另外一個故事,我們暫時不論,我要強調的是:在這一個階段,反對勢力最重大的一次反撲,就是孟子所謂的:民為貴,君為輕。很可惜的,孟子的反撲完全失敗了,而且這個失敗一直很明顯,延續到今天。在二十世紀末以及二十一世紀初,反對勢力曾一度旌旗蔽天,聲勢浩大,戰鼓喧騰,但如今,偃旗息鼓,回顧起來,這幾十年的『民貴思想』(民主思想)的反撲,在政治上小贏,在經濟上卻落了個大輸,什麼是經濟上的大輸呢?我們明天再講。
 
~王力群 2016.3.1 於台灣.新竹

heller103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甘懷真教授編著之《中國通史》:讀後感想
 
  做股票,除非是很多錢,而且又是長期投資,否則還是要多了解一下人類的商業歷史比較好;商業歷史是屬於金融歷史的一部分,在股市中,現在往往也是過去歷史的重演,因為人性進步的有限。
 
  我最近讀了台大歷史系教授甘懷真先生所寫的《中國通史》,這本書比較新,整理了許多最近幾十年來史學界對於中國歷史的新看法;整理得不錯,寫得也不溫不火的,但是我們可以感覺到作者隱藏在文字背後的那份沉重,也就是中國歷史到今天都沒有像西方那樣抬頭挺胸,因為最近一百多年來所受到的教訓以及屈辱實在太多了。
 
  這本書在後面提到了一些大問題,作者有的有解答,有的沒有太多的解答。其中一項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如果中國近代文明是落後給西方文明的,那麼中國在這三千年之後,到底有沒有進步呢?──甘教授的答案是:是有進步的,絕不能說沒有進步。
 
  看完這本書,我想說的是:在這三千年中,從第一年到第三千年,或者說從殷商時代到民國時代,民國不管是中華民國或者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長達三千年的歷史中,確實是有進步的,但是這一個進步非常不平均,非常不及格。
 
  (我知道本班有一些同學很關心這一類的問題,也知道敝人因為上班煩忙,俗務太多,以致於這些問題我都放著,沒有太多時間一口氣講完,甚至因為敝人體力衰弱,而無法將許多零散的言論串為一體,這些都是我深感愧的。)以下,我就跟各位先大概講一講這個『有進步,但是不及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第一點,從軍事科技上面來講,從周朝到明朝兩千多年,從冷兵器的發展,到熱武器的逐漸成熟,所以明朝的火器是很厲害的,這一點是滿族的八旗兵萬萬比不上。但是明朝亡了以後,軍事科技的研究又逐漸衰弱下去了。那麼,您說我們的軍事科技是從周朝到明朝進步了兩千多年呢?還是從明末到清末落後了兩百多年呢?
 
  從這種邏輯比較中,讀者可以了解,拿什麼去比什麼是很重要的,這其中有太多的參數以及取樣範圍,讀書的時候,務必要冷靜仔細,不要被籠統的邏輯給騙到。
 
  第二點,從政治上面來講,到了唐代,中國的文官制度達到顛峰,我們去看《唐六典》,就知道了,那種精密分工的程度,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啊。現在我們談到中國最被人詬病的皇帝獨裁制度,贊成者認為其實那只是人治跟法治的爭執而已,遇到一個好皇帝,那真是什麼問題都沒有了。假如遇到一個壞皇帝,那麼原來沒有問題的也會變成大問題。
 
  中國的皇帝政治,確實是有許多問題,但是在中國歷史上,有心人可以找到更多的資料來說明:中國歷史上因為皇帝不能掌控實權,也就是中央政府喪失對地方的統御能力的時期,那個才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換言之:皇帝有權,則過於專制;皇帝無權,則藩鎮割據,天下大亂。這說明了什麼呢?──這說明了:中國的權力從來都沒有好好的運用過。換言之,這不就是無能嗎?……史學家敢講出『中國無能』這四個字嗎?不敢,或者應該說他們也不知道,因為中國有漢唐盛世,即使是在清末,左宗棠去收復新疆的時候,清軍的武力還算是很勇猛的,這怎麼算是中國無能呢?……我要強調的是:中國的能力,多半是在老百姓自身的努力之上,政府能做的少,換言之,有這麼大的地方還有這麼多的人民,還有這麼多豐富的物產,它本來就是一股龐大的能力,你只要順著它就好,漢初的文景之治就是這樣。
 
  (我們以前說政府做對了什麼,其實不是表面上的對錯之分,而是這項施政措施合不合時宜而已,換言之:同樣的政策,如果放到別的地方,或是不同的時間點,那可能就是一場新的災難──很可惜的是,中國許多人不了解這一點,北宋王安石變法,把在中國南方實行的方法拿到北方來用,結果水土不服,造成不小的動亂,也斷送了北宋的前途,這就是中國讀書人執著於『對錯』的結果,殊不知對錯有時候只不過是時空的參數問題,離開時空,方法本身無對錯之言。)
 
  我用幾句話來說吧:傳統中國是『政府無能,人民有能;政府無權,人民更無權。』
 
  中國的政治,最大的問題除了皇帝之外,還是皇帝,皇帝的思想是一種在中國人的社會中,是一種意識型態、是一種思考氛圍,更是一種二流的學術文化,目前全球不知道有多少優秀的中國讀書人,仍然深深籠罩在這種無形的禁錮之中,而不自知。例如XXX教授、某某某教授、OOO教授、X教授、Y博士、Z學者……,這些人想必大家都很熟了,有些讀者也很崇拜他們,他們有些也是很溫和的長者,我對他們也有一份尊敬,因為有些事實在也怪不了他們。
 
  皇權的思想文化,對於股市操作者有怎麼樣的影響呢?經過我歷年來的研究心得,大概有以下二十四點,容我慢慢說來……(以下省略二十四萬字)。
 
  第三點,就經濟方面,中國這三千年來,民間的『經濟自然力』不斷的在突圍、不斷地在掙扎、不斷地在嘗試突破、不斷地在抵抗無能官僚的與剝削鎮壓…實在是辛苦極了。在官方而言,這三千年來經濟建設做錯的遠比做對的多,那麼,你能夠把做對的事情拿來說是一種進步嗎?我都覺得臉紅。
 
  經濟的命根是在土地分配,中國的土地問題,經過三千年來的演變,是一個很大的失敗。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在努力,成敗未卜。至於台灣方面,大家比較消極,想著:與其去反抗高房價,到不如努力去賺更多的錢去買房子──其實這就是過度樂觀,把自己年輕健康的身體,當成未來壓榨的資本。會這樣想的人,其實也蠻可憐的。
 
  第四點,就文化方面,我們先講文學好了,這三千年來,到最後還是落了個下跌的空頭,例如:清朝的代表性文學是什麼呢?到現在我們都不知道,南懷瑾老師說是『對聯』,我一聽,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總而言之:中國史學界不敢說中國的傳統歷史是一片黑暗,他們不敢說我們祖國的歷史光明的部分少;即使是有光明,也是在烏雲滿佈的白天,在一棟豪宅裡,把所有的霓虹燈、水晶燈、日光燈、路燈……全部都打開,大放光明的是豪宅,而不是一般老百姓。所以從豪宅推開窗戶放眼望去,依舊是一片昏暗,偶爾道田裡有幾盞孤燈,而這些孤燈有的如明星燦爛,而這些燦爛的孤星又常常被後代的學者拿來做稱頌盛世的藉口。
 
  這就是中國學者研究中國歷史的悲哀,因為如果你是學校裡的歷史老師,你當然不可能說自己研究出來的成果是個大茶几(茶几上面放著杯具或悲劇),教授們當然想保住自己的飯碗,如果我們研究的對象是這個樣子,那我們頭上的光環就是減弱。就好像一個化學學者,就算他拿到了博士學位,但如果他研究的對象是大便,每一篇論文都在討論大便,那麼一般人會羨慕他的學術成就嗎?……這真是悲哀啊。
 
  傳統中國這種為數極少的進步,可以說是一種最大的退步!這就好像一個人進入社會之後,二十幾歲開始工作,那個時候存款只有十萬元,結果到了六十五歲退休的那一天,存款變成十一萬元,那麼這四十年來,他進步了百分之十,您說對嗎?還是說他一定犯了某一種重大的錯誤,以至於『退步』的這麼厲害?*
 
~王力群 2016.02.25 於台灣.新竹

heller103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中國對於聖君的預測與期待】 2014.10.2

 

  傳統中國對於統治國家的方式,是在搞預測法,而不是機械法。

 

  所謂機械法就是:因為已經知道『聖君不世出』,出頭的往往都是獨夫或是武夫,所以有志之士必須先假設「國家統治大權如果落入壞人手中」要怎麼辦?──順著這條思路,很容易誕生『法制』的思想(比人治重要)。

 

  但是傳統中國搞的卻是非常不高明的預測法,也就是盲目預期國家將會由『資質良好』的人所統治,所以我們要把皇帝給『教育』好──這種想法很天真,很容易走入『人治』。

 

  政治,防惡很重要,而不是盲目『預測』美麗的遠景。

 

  我個人認為:要中國走向民主議會的道路,有其巨大的困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國統治者的『自大』心理,以及『蔑視國民知識程度低』的認知成見。

 

  我自己在2014年碰到過一件事,使我對民主議會政治有一個進一步了解的機會。事情是這樣的,那時我有一間公司,交給專業經理人管理,結果他的經營態度產生變化,跟我們原來的理想落差很大。於是我思考了很久,有了一些實際的感受。

 

  為了防止我自己『突然發瘋變成昏聵』,我嘗試設立一個九人制的監督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可以對我行使罷免權,而且九人均為普選(公司股東選出或公司大股東兼任)。但問題是:我可以藉由外力把這九個人都幹掉。

 

  這問題後來我繼續想了下去,想了很久,於是我更明白了傳統中國的中央專制集權的弊病之深遠勝於其優點。中國皇帝的專制,可以有很多理由,但都是藉口,因為重點在於立法。可惜的是:中國歷代的法律都很落後。

  不立法保障民權──是因為沒有民權的觀念。

 

  中國人民,可憐啊。

 

2014。10。2

文章標籤

heller103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